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三方、四方物流
物流气象也上“云” 阿里云获首个国家部委合同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4-05-28 浏览数: 标签: 物流气象 阿里云 国家部委合同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与阿里云今日宣布达成合作,共同挖掘气象大数据的深层价值。海量气象数据将通过阿里云计算平台,变成可实时分析应用的“活数据”,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民生。据悉,这是中国国家部委首次采用民营科技公司提供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气象数据达到PB量级(1PB=1024TB,1TB=1024GB),较上世纪90年代增长了数千倍,并仍在快速增长中。存储和处理这些数据,需要海量的计算资源。而作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平台,阿里云每天可支持上百PB的数据处理,是中国每天新增气象数据量的数万倍。采用云计算架构,中国气象局可以避免资金巨大、周期漫长的IT系统投入。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计划深度挖掘利用的数据包括:60多年来的历史气象数据;全国2万多个观测站、卫星、雷达监测的气象观测数据,包括降水、温度、风力风向、地面结冰、太阳辐射、酸雨、空气能见度等30余种要素;短期、中期、长期的精细化气象预报数据品;通过国际交换获取的全球气象观测、预报数据。

 

  根据协议,除了为中国气象局提供稳定、高效的云计算服务,阿里云还将提供技术支持,与气象局共同搭建“中国气象专业服务云”,面向有气象数据需求的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云计算服务。通过开展大数据合作,双方将融合中国气象数据和阿里集团积累的海量商业数据,形成精细化的数据产品对外开放。阿里云、中国气象局将与众多第三方企业一起,挖掘气象大数据的价值,为各行各业和普通老百姓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阿里云还将积极推动阿里集团自有数据和气象大数据的融合合作:促进气象数据与高德地图的合作,结合地图数据提供更加精准的区域天气预报,以及指定线路的天气实况以及天气回顾服务,对可能影响物流运输的天气给予预警等服务;促进气象数据与菜鸟物流的合作,通过菜鸟数据平台,对数据平台上的用户进行天气气象产品服务输出,包括但不限于仓储选址、日常投递天气指数,规避灾害天气等内容;促进其他阿里巴巴集团其他业务公司开展阿里自有数据和气象大数据的融合合作。

 

  “气象是飘在天空中的‘云’,阿里云是提供海量计算能力的‘云’。这两朵云结合,未来产生的经济社会价值不可估量。阿里巴巴将结合旗下各项业务,率先推动气象大数据在中国的应用。”阿里云计算总裁王文彬表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数据化运营时代,云计算将成为像新时代的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提供公共服务。

 

  中国气象局下属的台风网、天气网等公众服务网站,将率先迁移至阿里云计算平台。此外,阿里巴巴集团将通过阿里来往、旺旺、支付宝钱包、高德地图等产品,多渠道传播气象等灾害预警信息,帮助社会公众和企业防灾减害。

分享到:
上一篇:顺丰速运对外开放生鲜速配服务 下一篇:各有千秋的电商运营模式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