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中国制造业仍将保持全球霸主地位
来源:中国大物流网 发布时间:2014-05-27 浏览数: 标签: 中国制造业 全球霸主地位

  英国媒体报道,中国将保持制造业霸主地位过去30年来,中国已使全球制造业发生革命性变化。但随着工资上涨和劳工骚乱增多,中国经济正在改变。这是否意味着它在全球制造业的统治地位行将结束。英国学家认为,尽管供给链出现新趋势,但新基础设施和生产率进一步提升等因素,会继续令中国保持竞争力。

 

  大量劳动力供给、高水平基础设施投资、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教育,令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产值最高的制造业大国。这使中国更加繁荣,同时也带来涨工资和改善工作环境的压力。但我们认为,所谓劳动密集型生产商将(离开中国)寻找更廉价目的地的说法,是夸大其词。通过对众多新兴经济体2013至2018年劳动生产率与工资上涨的对比预测,我们发现,鲜有目的地会比中国更具成本竞争力,且没有任何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增幅会超越中国。

 

  在亚洲市场,孟加拉国常被视为将取代中国低成本出口制造业,然而,该国在缩小与中国的竞争差距方面进展最慢:工资涨速快于中国,但劳动生产率增速仅为中国的一半。越南的工资增速与中国类似,可生产率增速相当缓慢。印尼状况如出一辙,且商业环境排名落后于中国。

 

  2013到2018年,大多数国家的表面工资增速将慢于中国。但就经济规模至关重要的(商业)环境而言,仅有印度接近中国。而常被宣扬为(中国)对手的墨西哥、巴西和埃及等,生产率提高将极其缓慢。

 

  当然,工资仅是工厂搬迁的考量之一。生产还受到成本、基础设施、投入和市场经营风险等因素影响。我们绘制出生产率增速和经营风险的对比图,认为大多数新兴市场的经营风险都大于中国,尤其是阿根廷、埃及和尼日利亚等。比中国成本更低但风险更大的是印度、印尼和菲律宾。只有墨西哥、秘鲁、波兰和台湾地区的相对成本和风险低于中国。分析支持了我们的既有观点:未来几年,低成本制造商不会大规模离开中国而奔赴其他新兴市场。

 

  这并不意味着今后几年态势静止不变。对中国的制造业老大地位形成直接挑战的,或许并非是仅仅“偷取”零碎市场份额的小竞争者,而是位于其家门口的庞然大物:有望明年建成的东盟经济共同体。即便如此,未来几年中国将通过进一步改善业已优良的基础设施和深层次工业实力,继续巩固优势。

分享到:
上一篇:先进装备制造业如何转型升级 下一篇:中国造船业应筹备长远计划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