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商贸流通物流
重庆将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解决“卖难买贵”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4-15 浏览数: 标签: 重庆 完善 农产品 流通体系

  多年来,农产品一直存在“卖难买贵”的问题,一方面农民辛苦劳作的结果卖不上好价钱,另一方面市民在市场上往往又觉得东西太贵,究其原因,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在农产品流通上,中间环节过多,导致成本不断提升。今年重庆市两会期间,市政协的一号提案就是《关于畅通农产品流通实现利农惠民的建议》,提出了提升农产品生产主体组织化规模化,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龙头企业、减少流通环节,延长产业链条等合理建议。

 

  4月12日,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全文发布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流通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了重庆市加强农产品流通工作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力争在2017年基本完善我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意见》指出,2017年重庆市要建成一批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全市11个优势产业初具规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基本形成,贸工农、产加销模式广泛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500个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00个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和50家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一批区域性、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国家和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编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方法标准、投入品技术标准和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

 

  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充分利用物联网、条码技术,建设肉菜生产、包装和跟踪平台,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潼南等蔬菜基地实施蔬菜产地准出试点,形成肉类蔬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信息链条。

 

  同时,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鼓励特色农产品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扶持“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及重庆名牌农产品,打造忠县柑橘、涪陵青菜头、秀山土鸡、“石柱红”辣椒、“潼南绿”蔬菜、城口山地鸡、万盛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品牌。

 

  建立4级市场体系,保证农产品销路

 

  《意见》提出,要建成500亿级农产品市场1个并培育一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

 

  加快主城内环以内农产品批发市场整合迁建,推进双福西部农贸城建设,打造西部地区最大农副产品交易中心。

 

  支持万州、黔江、涪陵、合川、永川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农产品二级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建设两翼地区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培育潼南蔬菜、石柱辣椒、奉节脐橙、巫溪山货、秀山特色农产品等专业市场,建成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特色市场和集散中心。

 

  到2017年,初步构建起主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他区县(自治县)和乡镇(街道)四个层次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构建冷链物流体系,保障农产品流通

 

  《意见》指出,2017年全市农产品冷库总规模达到70万吨以上,冷藏运输车达到2500辆以上;全市果蔬冷藏运输率提高到45%,流通环节腐损率降至15%以下。

 

  重点要加快建设九龙坡白市驿主城一级综合冷链物流集聚区,抓好万州、涪陵等二级冷链物流节点建设,支持潼南、忠县、垫江等县建设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和冷链物流集散中心,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建设产业基地小型冷冻库。

 

  加快培育一批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支持发展农产品冷链运输服务,打造长江上游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

 

  到2017年,基本形成主城冷链集散中心,渝东北、渝东南二级节点,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集散(集配)中心,基地小型冷冻库的四级冷链物流体系。

 

  同时,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推行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社区直销菜店等产销对接模式,积极举办采购会、洽谈会、供需见面会等产销对接活动,为产销双方搭建对接平台。

 

  鼓励发展网络销售、网络订购、竞价拍卖、远期合约等现代交易方式。鼓励农产品龙头企业(大型批发市场)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

 

  另外,支持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专业流通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发展。培育农产品“营销大王”和“营销能手”。每年培训农村经纪执业人员1万人次,发展农村中介组织3000户。

 

  完善市场调控机制,确保农产品价格稳定

 

  同时,《意见》指出要整合农业、商务、科技、供销等网络信息资源,统一搭建农产品产销信息化平台,建立农产品信息采集网络。完善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加强重要农产品的监测分析,及时发布农产品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建立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完善储备调运机制,巩固跨省市应急保供协作,提高应急调控能力,确保农产品价格稳定。

 

  建立流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保证农产品流通中的政策优惠

 

  《意见》明确指出,为保障我市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顺利完善,除了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各项工程的建设外,还要完善农产品流通环节税收政策,保障农产品流通项目用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用水用电价格,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和加强农产品流通领域收费管理等。

 

  同时,市政府将建立农产品流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商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和市供销总社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统筹协调解决农产品流通基础建设、重点工作推进等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商委。税务、规划、国土、金融、交通、工商等部门和单位要给予大力支持。各区县(自治县)要加强对农产品流通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农产品流通工作。

分享到:
上一篇:农村物流体系亟需加快建设 下一篇:重庆出台措施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