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商贸物流运行呈现缓中趋稳态势,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5月份以来趋于平稳。与民生相关的商贸物流需求旺盛,其中电商快递物流高速发展,跨境商贸物流爆发式增长,冷链物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产品物流市场加速形成,医药物流发展较快,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能力增强。商贸物流重点领域的结构性变化明显,转型升级加快。
但重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继续下降,利润同步下滑;商贸物流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物流行业融资瓶颈普遍存在,商贸物流市场集中度不高,诚信建设落后,行业发展环境需进一步改善。
预计四季度商贸物流运行仍以稳中趋升为主,预计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可比增长7%左右,全社会物流总额可比增长5%左右。从结构上来看,市场分化趋势仍将延续,以大宗商品为主的商贸物流需求将持续低迷、相关企业仍将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但与此同时,电商物流、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快消品、食品、医药等商贸物流业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在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跨境商贸物流也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当前,商贸物流稳中向好发展,转型升级加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商贸物流发展与消费模式转型升级不匹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在信息化和网络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消费行为从原来单纯追求温饱型或数量型,向追求消费价值多元化、个性化转变。这就要求商贸物流必须着眼于消费者最终需求,提高响应能力和物流效率。然而,在现实中,商贸物流发展相对滞后,物流能力跟不上消费模式升级步伐,配送效率、配送范围、配送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需要。未来的商贸物流发展必须走大数据、智能化的技术路线,注重、加强在跨境交易、移动终端、社交网络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物流需求,必须积极对接传统产业发展电子商务中的物流需求。
二、产业配套水平亟待跟进
中国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初步成型,对行业的“硬约束”正逐步消退,但满足商贸物流的定制化物流基础设施仍显不足,适应碎片化订单处理的仓储服务欠缺;物流配送终端资源整合不足,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开放不足,没有实现跨地区跨行业信息共享;物流共同配送组织新模式、城市车辆通行问题和“最后一百米”末端派件的车辆合法化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现行政策法规的约束,亟待推进末端配送的智慧化、协作化和规范化。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整合还刚刚起步,应充分利用“一路一带”战略机遇,构筑对外国际电子商务物流网络,通过自建、合作、并购等方式延伸服务网络,逐步构建起全球化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