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终于坐不住了,在3月12日上午,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宣布,将合资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这是双方继去年7月签署“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之后,进行的一次实质性合作。
根据双方此前签署的“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的这款“互联网汽车”将充分集成阿里巴巴集团的“Yun OS”操作系统、大数据、阿里通信、高德导航、阿里云计算、虾米音乐等资源,以及上汽集团的整车与零部件开发、汽车服务贸易等资源,开放融合互联网和大数据,围绕用户的车生活。据悉双方共同研发的首款“上汽+阿里巴巴”汽车将于2016年正式面市。
网罗万攀认为,“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已经得到了很多行业的认可,更多的传统行业开始拥抱互联网。此次合作,不仅仅是阿里在车联网领域的纵深布局,整个布局主要是基于YunOS的移动互联网,在阿里的生态链条中,YunOS被赋予了将阿里旗下产品进行底层融合并打造生态服务的战略使命。而且对于上汽来说,上汽是国内最大的整车生产厂,亦是国内汽车创新方面的先行者。拥抱互联网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面让自己更加专注于汽车产品的更新升级换代,可以更好的整合自身最大的优势,对于双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目前互联网正在加速颠覆传统产业,已经明显地改变了传媒、零售、旅游、出版等传统行业,汽车行业也越来越感受到这股浪潮的影响力。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王坚表示,互联网汽车在改善人与车交流方式的同时,将向车与车、车与路、车与基础设施的交流方向迈进。人、车、路和基础设施的四维交互成为趋势,将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完善打下基础。在未来互联网必然会成为汽车的一个属性,这也是消费者对于汽车消费的一个消费驱动力。
网罗万攀认为,在互联网时代里面,跨界整合是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对于不少传统行业来说,跨界整合确实最难实现的。据了解,现在互联网三大巨头 BAT都在极力布局自己的生态圈,作为传统制造业的汽车行业来说,简单的驾驶功能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在驾驶过程中的驾驶需求,人们把更多的智能需求延伸到自己的日常驾驶中去。而互联网汽车正好可以满足这些消费需求,相信这也是驱动传统行业和互联网想拥抱的一个最大动力。
在未来,互联网和汽车制造业的相拥可以爆发更大的一个增量空间,具有很大的资本市场,这也是很多互联网企业巨头开始瞄准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上汽和阿里的合作并不是国内汽车行业掘金“互联网+”的唯一案例。就在本月9日,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接受专访时透露,北汽将和乐视联手打造新能源汽车。有消息透露,乐视将为北汽的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系统、智能操作系统和车联网系统的核心技术支持。另外,“BAT”之一的百度也正在推进自己的“造车计划”。此次两会期间,百度 CEO李彦宏称,百度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但自己不会过多地涉及硬件领域,而会在汽车硬件制造领域与第三方汽车厂商合作开发。
随着政府政策的扶持和互联网汽车随着智能技术的逐渐完善,相信在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带来了对底层丰富硬件的升级需求,同时为顶层应用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基础,车联网的发展即将进入快车道。相信此番,阿里和上汽的合作才是引爆车联网争夺的一个真正导火索。
随着政府政策的扶持和互联网汽车随着智能技术的逐渐完善,相信在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带来了对底层丰富硬件的升级需求,同时为顶层应用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基础,车联网的发展即将进入快车道。相信此番,阿里和上汽的合作才是引爆车联网争夺的一个真正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