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完善物流航运服务体系提上日程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1-11 浏览数: 标签: 完善物流 航运服务 体系提

  去年以来,市南区紧抓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有利时机和以青岛为核心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服务核心聚集区”的发展目标,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引导培育,加快提升现代物流发展水平与国际航运综合服务能级。根据统计,去年1~11月市南区新增物流企业130家,注册物流企业总数已达到3100家,75%以上的物流企业从事航运服务及相关业务,航运服务业逐步成为市南区物流业的优势产业。

 

  畅想未来,市南区服务业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口岸服务功能健全、总部机构集聚、市场交易信息完善、航运物流人才储备充足的东北亚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将成为市南区物流业成长的路线图。

 

  物流企业实现量质齐增

 

  2012年,市南区抓住区内总部经济发达、商务环境优越、信息产业集聚,以及西部行政资源集聚的突出优势,紧盯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强化招商力度,积极拓展航运综合服务功能,提升航运及物流产业能级。截至目前,市南区外资物流企业超过530家,马士基、达飞、中远、中海等近50家世界知名航运企业均在区内设立分部,引领全区物流业品质不断提升。

 

  在数量增长保持高度前行的同时,市南区以培育扶持领军企业为着力点,实现物流企业发展量质齐增,释放聚集效应。推动物流企业品牌建设,首次推荐家物流企业入选“青岛名牌”培育计2划,并已通过初审进入了公示名单。鼓励企业参与行业创先评优级活动,推荐物流业服务先进企业4家、5家物流企业荣获“2012年度全国先进物流企业”称号。以创建本土物流名企、名牌为目标引导成长型优势物流企业9家做大做强。

 

  构筑航运综合服务体系

 

  为掌握行业前沿信息,了解区域航运物流产业发展情况,市南区针对物流企业开展“每月走访”活动,先后深入走访山东外运、青岛远洋、马士基等近百余家重点企业。在全市率先建立物流业运行监测机制,对30家重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度与分析行业发展态势积极筹建全区航运服务业协会,搭建企业成长与行业发展的桥梁纽带,建立政府、协会以及企业共同参与的产业联动发展机制。

 

  而在政策引领方面,市南区高度重视产业规划对产业升级的科学引领作用,委托四大国际知名中介机构之一的毕马威公司,结合市南区区情实际,借鉴新加坡、挪威、香港、上海、天津等先进国家或地区的航运服务业发展领先经验, 高标准编制《市南区航运服务业发展规划》,规划着力突出专业性、针对性、时效性、可操作性,以国际视野的科学规划指导航运服务业发展。突出政策的强引力,市南区首次制订关于促进全区航运服务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针对航运总部聚集、专业人才引进、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优化提升全区航运及物流业发展环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现已累计投资4300万元,基建工程与网站框架。 设计已经基本完工,青岛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筹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完善提升航运服务功能

 

  强化行业定向招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培育提升企业品质、完善提升航运服务功能展望物流业下一步发展市南区已经成竹在胸。

 

  据介绍,市南区将借助航运服务产业优势以及扶持政策的引领作用,鼓励,国内外知名高端航运服务企业入区发展,优化调整全区航运服务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区内船舶管理、货运代理、海事咨询企业集聚的优势,整合航运服务产业资源,推动区域行业协会建设,借助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扶持区内航运服务企业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推进航运产业链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鼓励本地企业拓展业务范围,发展全球化航运网络,探索开展物流业信用评级与分类管理,培育和发展信用等级优、管理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物流企业。

 

  此外,整合政府、协会、企业以及社会文化与技术资源,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国际航运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提升行业话语权。航运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倾力建设口岸积极拓展航运综合服务功能,服务功能健全、总部机构集聚、市场交易信息完善、航运物流人才储备充足的东北亚国际航运服务中心。

分享到:
上一篇:航运数据周报:BDI小幅反弹 运价稳中有升 下一篇:积极构筑海上互联互通新体系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