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供过于求局面未改 集运提价难持久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23 浏览数: 标签: 供过于求 提价

  多家公司提价

 

  自去年11月开始,国内航运巨头中远集运开始对多个航线的运价进行上调。进入2013年,中远集运在继续提价的同时,还征收了旺季附加费、铅封费等额外费用,等同于“变相提价”。上海航交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SCFI)最新显示为1246点,较上期上涨1.1%,其中,美西线和美东线的本期运价为2520美元/TEU和3670美元/TEU,较上期分别上涨7.6%和4.1%。

 

  运输需求转旺是集运公司提价的底气来源之一。马士基航运北亚业务负责人近期表示,受惠于中国厂商的货物生产和出口在年终增加,该公司亚欧线的货运需求近日持续上升,有望在农历新年之前维持增势。

 

  涨势难以持续

 

  更多业内人士认为,这轮提价只是短期行为,并不会持续太久。

 

  在洋浦浙海海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严伟刚看来,目前的需求增长是由于去年的一些贸易在今年初结算所导致的,并不能从中看出今年的集运市场会有实质性的好转。“现在只是一部分航线在提价,并不能代表整个市场。”严伟刚告诉记者,不同的航线状况参差不齐,有提价的航线,也有一些行情不好的航线甚至开始出现零运价,“比如去往日本的航线,现在有的集运公司已经是零运价了,只从到港之后的卸货、装运等项目上来收费。”

 

  据了解,航运市场经历了多年低潮,干散货、油轮等运输市场的运价对船公司来说都是在成本线之下的。与之相比,集运市场的情况相对比较好,运价在成本线之上,仍然有利可图。

 

  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副总裁吴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航运市场运力依旧过剩,不少船公司通过调慢船的航行速度和闲置船舶等手段来调节过剩运力,以此在和货主谈判时争取更多筹码。吴笛认为,近期集运公司的提价与其说是因为市场供需变化导致的,不如说是为了维持利润而进行的试探性行为。“如果提价之后货主能够接受,新价格持续一段时间。如果不能接受,价格会很快降回去的。”

 

  希望高开高走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船东的立场出发,提价依靠集运船东抱团取暖,有利于创造“高开”的局面。

 

  据分析,在去今两年航运业难以整体复苏,运力过剩和油价高企可期的情况下,如果不提价,全年只能“低开低走”。而如果尽可能地提高费率,哪怕只是略高于原来的运价水平,都有利于集运船东创造一个至少“高开”的局面。提价成功,与行业基本面是否改善没有直接关系,更多倚仗的是行业集中度以及抱团取暖的合作推动。

 

  上海航交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显示,去年2月份尚在1000点以下的指数,随着去年上半年集运船东大力推进提价计划,在随后3个月内不断攀升,于5月底6月初达到峰值后再缓慢下行。该分析人士认为,如无意外,2013年的CCFI走势将呈类似格局。

分享到:
上一篇:惠州港两项目昨日动工 下一篇:中海集运狂甩资产扭亏,盈利与否仍未知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