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他们,用脚印勾勒出河道岸线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2-05 浏览数: 标签: 河道

  冬日的江面,透着一股沁人的寒意,清冷刺骨;雾霾天气,让天空平添了一层忧郁的色彩。1月下旬开始,巴南航道管理处测量小分队对辖区63.2公里航道展开了测量,为2.0版电子航道图提供更加详实精准的数据。

 

  此次测量任务要观测江的两岸至水沫线。由于自然航道河岸不规则、礁石多、小溪多、水浅,测量船舶不能靠近航道水沫边线,采集岸线座标十分困难。为保证岸线与水下测量成图精准接边,通过商量,队员们决定测量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行进,采取步行的方法采集岸线座标数据。

 

  中午,在架设好固定基准站后,测量艇载着3名测量队员来到李家沱下硌公子河段。根据工作安排,队长李力负责在测量船采集水深座标,队员张超、杜春木分别负责采集南、北岸岸线座标数据。

 

  13时,张超、杜春木分别扛着一个RTK移动站,手持移动站手簿(采集座标仪器),腰佩对讲机和一瓶矿泉水,沿着南、北岸水沫线大踏步地出发了。他们专注地看着脚下,走几步就按一下手中的移动站手簿。“按下手簿,当时位置座标数据就会存储起来,回来后将采集座标数据导出来,把座标点连接起来,岸线就能准确地表示出来。”李力介绍。

 

  跑岸线的过程中,两名队员遇到无法通过的溪沟时,租用的渔船就会前去接送;遇到渔船也无法通行的小水沟时,他们就不顾冰冷,直接大步淌过去:绕过大石头,跨过水凼凼,淌过小水溪,踩着松沙砾,小心翼翼地走过青苔路面,他们勇往直前。

 

  船长王志驾驶着测量艇在江面来回地奔波,小船奋力地“撕”开江面上飘荡的雾气,朝着预定轨迹线航行。李力紧裹着厚实的衣服,端坐在电脑屏前,手指一边敲击着键盘,一边用笔记录着数据,不时地眺望着跑岸线的队友们。

 

  下午5点50分,天色渐暗下来,杜春森和张超分别回到测量船上。他们忙活得满脸是汗,鞋子里也都是烂泥,杜春木的右手背还划出几道血痕。“没事儿,晚上回去烫个脚,休息下,明儿照样可以跑,这次测量任务完成后,至少要减10斤肉。”两人满脸疲惫,但神情愉悦。

 

  “今天测量河段9.2公里,估算北岸岸线可能有12公里,南岸有13.5公里。今天跑的岸线主要是碛坝,后面几天就是山崖坡壁、灌木丛林,岸线特别不好走。不过我们还有几名队员,大家轮流跑,在春节前完成任务应该没问题。”说起接下来的测量,队长李力很自信。

分享到:
上一篇:航运大国如何变成航运强国 下一篇:长江12.5米深水航道正紧锣密鼓施工 将助推南通经济起飞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