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中远集团北极航线今年已经停止
来源:上海商报 发布时间:2013-10-15 浏览数:

  中远集团的“永盛”号货船,已经踏上了回国路程,但不是走北极航线返回,而是走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的传统航线。

 

  首闯北极航道的中国商船—中远集团的“永盛”号货船,已经踏上了回国路程,但不是走北极航线返回,而是走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的传统航线。商报记者昨天获悉,北极航道已经开始冰封,中远集团年内不会再闯北极,明年的航行计划尚无消息。

 

  北京时间9月10日21时,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远集团)的“永盛”号货船,从中国太仓港,经过北极的东北航道,历时27天,航程7800多海里,到达了荷兰鹿特丹港,成为第一艘经过北极东北航道完成亚欧航线的中国商船。

 

  这一路径相比从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至鹿特丹港的亚欧传统航线,缩短 2800多海里,航行时间减少9天,船公司可以减少船舶燃油消耗和碳排放,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以上海到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航运为例,航行于北极东北航道,与绕行印度洋、苏伊士运河相比,可以节省16天左右的时间、40%以上的航程和20%的燃料。

 

  首闯北极航道的中远集团货轮,对于中国开辟新的航运通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着全球变暖脚步的加快,北极不再是航运的禁区,将成为中国与欧美贸易来往的新路径,有助于中国突破马六甲海峡的瓶颈,避开印度洋上的索马里海盗。

 

  中远集团在官网上表示,通过首航北极,将积累在极区、冰区的航行经验,储备前沿船舶设计、建造、管理和操纵技术以及极区航行人才。

 

  “永盛”号是一艘多用途船,载重量为19461吨,总长155.95米,型宽23.7米,设计航速为14节,冰级为中国船级社的Ice Class B1。

 

  值得注意的是,该船并非专为极地航行建造,只是在首航前采取了加固措施,显示出中远集团乃至中国航运业,还没有完全针对北极航行的商船。

 

  ““永盛”号开始了返航,但不是走北极航线返回,而是重走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的传统航线。”知情者昨天告诉商报记者。东北航道的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离岸海域,一年之内的无冰期只有短短2个月,即便全球气候变暖、海冰减少,北极航道自10月份起也将封冻,不适合商船航行。“也就是说,在“永盛”号之后,中远集团今年不会再有商船驶向北极。“永盛”号既是今年第一艘闯入北极的中国商船,也是今年的最后一艘。”至于明年的航行北极的计划,中远集团尚无这方面消息。

 

  知情者称,北极航线的商业化运营,目前还存在一些阻力。例如,俄罗斯要求在北极东北航道航行的船舶接受其引航,由俄罗斯的破冰船开道。

 

  据挪威有关机构测算,航运公司每次航行北极航道,需要支付引航费、保险费、紧急救援费(预付)等超过30万美元。如此不菲的支出,却得不到沿岸基础设施的有利保障,北极航道上的航线标识、气象观测站、港口的设置明显滞后。虽然沿线50多个港口已有41个港口对航运公司开放,但40%的港口不具备完整功能,补给能力有限,沿岸的事故救援体系也处于起步阶段,船舶出现故障,或者受困后,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盼来救援队。韩国浦项市长朴承浩预测,北极航道的商用化可能在2030年左右实现。

 

  据中远集团在官网上刊文,开发利用北极航道资源具有重大经济价值,但鉴于北极生态的脆弱,保护北极生态环境理应成为全球航运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此番表态暗示,不会轻易地大规模地航行北极。

分享到:
上一篇:淡水河谷为攻破中国巨轮禁靠令作最后部署 下一篇:水运物流直通两广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