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三峡放飞长江航运崛起梦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发布时间:2014-03-22 浏览数:

  三峡河段作为长江黄金水道的关键节点,被誉为中国承东启西重要轴线上的经济晴雨表。

 

  日前,中国三峡集团2014年工作会议传出喜讯:2013年,三峡枢纽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人员迎来又一件喜事,三峡通航水域全年安全畅通,零沉船,水上零人员死亡,连续十六年客渡船零事故,创造出历年来最好安全形势。三峡、葛洲坝(600068,股吧)两座枢纽船闸安全畅通高效运行,客货通过量分别达到1.056亿吨和1.047亿吨,同比上升15.40%和13.92%,继2011年之后再次迎来亿吨年。三峡船闸全年运行10770闸次,上行单向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均创历史新高,为长江干线水运年货运量达到19.2亿吨,稳居世界第一做出了重要贡献。三峡工程应合着长江黄金水道大发展的步伐,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极大地发挥出了航运效益,为三峡工程开通运行十周年献上一份特殊的贺礼。

 

  现代通航服务,大跨越大发展

 

  “现在申报过闸计划很方便,船上都能通过船载GPS终端一键完成,比起当初拿着一大堆本本到处求人,快了不知多少天,最主要是省心!”“河牛”386船长冉瑞群忆起十年前的过闸的情景,深有感触。

 

  船行峡江,船长们每每谈起今昔对比,无不感言现代通航服务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国家和社会厚爱与支持下,在船东们的理解与协作下, 2003年6月16日,三峡工程的通航建筑物,三峡船闸试通航,揭开了三峡航运崭新的一页。船东们充满期待,早早打好的新船纷纷下水。

 

  通航之初,船舶靠泊无固定点,长长的江岸随船长经验选地方靠,计划内的船舶常因联系不上而致闸室一等再等,部分船舶无配合指挥的意识,都人为耽误着宝贵的运行时间。拥有众多世界之最的三峡船闸无先例经验可循,船闸南北两线四级运行日闸次数仅16到17个,通过能力有限,2004年货物通过量仅为3430.6万吨。

 

  交通运输部、中国三峡集团非常关注三峡通过能力,将提能保安全放在首位。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以“安全、畅通、和谐、高效”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通航,一心服务船方”的理念,将海事、航道、船闸、调度指挥、锚地、通信于一体的三峡通航综合管理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以船方为中心建立通航管理业务流程。

 

  在交通运输部和中国三峡集团的支持下,总金额达数十亿元的项目工程一个个开工,并很快建成投入使用,以通航智能化、装备现代化、管理协同化努力实现服务便捷化。

 

  截止2014年元月10日,三峡船闸共安全运行9.49万闸次,通过船舶59.59万艘次, 通过旅客1034.06万人次,通过货物6.47亿吨,安全畅通高效的三峡通航为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沿江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对外开放开发提供了物流大通道,促进了沿江经济繁荣,支撑起长江航运的腾飞之梦。

 

  天堑变通途,三峡航运效益凸显

 

  三峡工程自2003年进行135米蓄水,其后又将蓄水目标提高到156和175米,三峡大坝上游库区江面明显变宽,水深大幅增加,碧水蓝天,一平如镜。蓄水后,消除大坝到重庆间139处滩险、46处单行控制河段和25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重庆至宜昌航道维护水深从2.9米提高到3.5至4.5米,航行船舶吨位从1000吨级提高到3000—5000吨级,长江干流宜昌到重庆660公里河段的航道等级从三级升级为一级,实现了全年全线昼夜通航。

 

  葛洲坝枯水期出库最小通航流量由27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5500m立方米每秒,加之实现大江河势改造工程,葛洲坝一号船闸枯水期、汛期不再需要关闸停航,通航天数翻了一倍。蓄水更使得库区水流流速减缓、流态稳定、比降减小,船舶驾纵更加轻松,船舶载运能力明显提高,油耗明显下降,催生出长江上各种大型船舶的建造。

 

  蓄水后水位明显升高,三峡库区大部分码头作业条件得到根本改变,一批现代化的新码头陆续兴建,改善了库区港口货物运转环境,为构建现代化的库区水水运体系创造了基础条件。东通西联的便捷水上交通,推进了各个船公司与沿海的对接,集装箱船、滚装运输船、商品车船等大型船舶应运而生。

 

  数据显示,2003年末,过闸船舶一半以上都是500吨以下的,1千吨以上的仅只有18.7%,3千总吨以上更是不到0.5%。因船小移泊费时,装载量有限,三峡船闸年通过量不高。随着蓄水效益的发挥,过闸大型船舶所占比例迅速扩大,2006年末蓄水至156米后,1千吨以上的占到一半以上,3千吨占到7%,三峡船闸通过量当年突破5千万吨大关。

 

  随着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和八省二市人民政府联合签署的《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的推进,以政府补贴方式引导小型船有序退出,大大助力了船闸通过量的提高。截止到2013年末,统计显示过闸船舶一半以上都是3千吨以上的大型货船,5千吨级以上占30%以上,成为两坝船闸通过量再过亿吨的重要支撑,更是沿江经济繁荣发展的最好见证。中国三峡集团作为三峡工程的业主和建设单位,对船闸的结构和设施熟悉,由中国三峡集团对包括船闸在内的枢纽实施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了建管结合优势,确保了船闸设备设施长期安全高效运行。

 

  长江经济带暖风劲吹

 

  “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带正依托长江崛起,旺盛的过闸需求催生出三峡船闸通过量再破亿吨的实绩,沿江经济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对三峡枢纽通过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只有抢抓机遇,才能适应国家战略的快速推进。”三峡通航局局长计玉健如是说。

 

  长江水运历来以占地少,运量大,成本少,环保低碳而备受青睐。三峡工程蓄水及通航条件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水上运输的安全性,降低了三分之二的运输成本。水运每千吨公里的平均油耗由蓄水前的7.6千克下降到2.8千克左右。川江航运的优势得以充分显现,水运已成为三峡库区的主要运输方式,原来只占库区货物运输周转量30%的水运,现已增加到70%以上。上海至重庆一路畅行,东西物资往来融通更加便捷。

 

  近年来随着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过闸需求增加迅猛。在国家打造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政策驱动下,上海、重庆、武汉三个亿吨大港沿江布局,沿江经济繁荣进一步促进长江航运的快速发展,千里峡江成为连通中国东中西部发展的水上高速公路。2004年三峡船闸过闸货运量尚只有3400万吨, 2011年超过1亿吨,提前19年达到其设计通过能力。三峡工程已真正成为东中西部交流融通的纽带,正托起长江航运的腾飞之梦。

分享到:
上一篇:长江海事强化装运一类危险货物船舶监管 下一篇:湖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房石磊深入港航“走亲”听民意抓治水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