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最大限度发挥水运优势
来源:全国物流行业信息公共平台 发布时间:2014-07-29 浏览数: 标签: 最大限度 水运优势

  记者:你如何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樊纲:长江经济带囊括中国11个省市,且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从经济总量上看,基本上算是中国的半壁河山了。长江经济带既包含了东部沿海、又包含中西部部分区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确实是中国经济梯度发展和区域平衡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地理经济学研究发现,沿江、沿海160公里内,聚集了全球人口的80%以上。沿江、沿海布置人口和产业,也将是中国城镇化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经济的逻辑。

 

  记者:沿海、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什么会高于腹地?

 

  樊纲:主要是水运优势。水运迄今为止仍然是人类所能掌握的最便宜的运输方式。中国沿海地区能率先发展,一是因为对外开放,二就是因为水运优势。

 

  区域间的经济竞争,本质上是企业间的竞争。企业比拼什么?我认为物流成本是很重要的方面。未来中国企业将会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参与竞争。但我们面临的现实难题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越来越高,要提升我们产品的竞争力,除了要加大研发力度、不断以新产品提升附加值,还要不断缩减物流成本。

 

  欧洲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在工业革命初期,他们就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路和铁路网络,英国甚至做到了每个小镇通铁路,相当于我们的“村村通”。后来,他们也修了不少高速公路,但很快发现公路的物流成本较高。现在,欧洲不少国家正计划利用既有的铁路路基恢复铁路,以便于降低物流成本。

 

  对中国而言,发展水运另一个现实的考量是环保。公路运输是高耗能的,而我们对外的能源依存度越来越高。同时,近两年全国各大城市屡屡出现的雾霾天气,让环境问题越来越紧迫。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考虑更环保的水运。

 

  记者:不少国家已经重新注意到了水运的廉价和环保,中国目前的情况怎样?

 

  樊纲:过去30年中国经济有一个重大失误,就是忽视了水路运输。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们派出了几个调研小组到发达国家调研,它们发达的高速公路给刚刚走出国门的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甚至误认为高速公路就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此后,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加速。这对改善交通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有一个副作用,就是让我们越来越忽视水运、铁路运输这些廉价的物流方式。

 

  记者:建设长江经济带,如何发挥水运优势?

 

  樊纲:长江经济带的建设需要沿江各省市加强协作,在更大范围内、更科学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板块的长江经济带,才能整体提升竞争力。从这种大局观出发,长江沿线各省市就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加强合作。合作的内容很广泛,但我认为首要的方面是水运合作。

 

  当然,在疏浚河道、改善港口码头货运条件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做好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配套,让水运和铁运形成联动,这样才能整体提升货运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分享到:
上一篇:“国际邮轮中心”助大连水运升级 下一篇:渤海湾水路运输试点“旅客实名制”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