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推动中欧班列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23-09-20 浏览量:0 标签:

  “中国将继续同各方一道,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增进各国人民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9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致贺信。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深刻阐述了中欧班列对开创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的重要意义,为继续深化互联互通,促进合作共赢,携手推动中欧班列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其中,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自开行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积极参与,成为了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显示,10年来,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7.7万列,运送货物731万标箱,货值超3400亿美元,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中欧班列能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源于其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欧洲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中国出口的农机在中亚的农田上协助当地农民播种收获、哈萨克斯坦的小麦不出10天就抵达越南市场……秉承互联互通理念,中欧班列满载着“中国制造”“中国机会”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全面开花”;“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两国人民携手打造的民心工程”、“与中国的合作让我们拥有了更好的生活”……坚持互利共赢态度,沿线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一带一路”的润泽下逐渐“生根发芽”。在互联互通中扩大共同利益,在合作共赢中实现机遇共享,中欧班列顺应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人民开放合作、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愿望,展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面对当前的变局与危机,中欧班列承载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理念“鸣笛”启程,更是将我们带到新征途上又一个关键路口。牢记习近平主席殷殷嘱托,深刻领会贺信重要精神,不断汲取奋进力量,始终秉承丝路精神,携手打造畅通畅联的繁荣班列、开放合作的共享班列、民心相通的人文班列,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为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开辟更为广阔路径,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活力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