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吞吐量178万吨,泸州港口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4月6日,泸县神仙桥码头,装卸货物的大型吊装设备全负荷运转,随着嘹亮的汽笛声,一艘艘满载粮食、矿石的货船从江海来到这里。这是泸州航运加快复苏、港口物流“春江水暖”的一个缩影。
今年一季度,泸州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开始复苏,完成178.64万吨,水路运输实现“开门红”。
航运业务持续提升
▲神仙桥码头货船正在卸载小麦
今年以来,泸州航务全力推进开放合作,提升运输服务,重点扶持航线、铁水联运、中欧班列等项目,以大宗货源带动航线、箱量、运力的新增长点。一季度,泸州水路运输完成吞吐量同比增长明显,实现“开门红”。
4月6日上午9点,位于泸县太伏镇永利村的神仙桥码头,从湖北荆州沿长江而上的1000余吨小麦正在卸货;往上游800米处,一艘来自江苏的铁矿石货船刚卸完货;货场上,装满矿石的大型货车准备发往威远……
泸县神仙桥码头业务主要涵盖铁矿石 、石英砂、石油胶、煤炭等10多种货源,主要运输到黔北和川中一带。作为码头运营企业,泸州永昌港埠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列洪说,今年1-3月,神仙桥码头吞吐量已达19.3万吨,主要增长点在铁矿石运输,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5%,粮食、木材等其他货源则基本持平。
提及下一步打算,刘列洪说,神仙桥码头将积极开拓新市场,不断开发新货源,拓展与毗邻地区的大宗货物转运业务工作。泸县喻寺的条石将从神仙桥下水,运往江苏后再出口到国外;随着白沙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泸州鑫阳钢铁厂的铁矿石也将从这里上岸……
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中海沥青码头工作人员在巡查安全
上午10时30分,龙马潭区罗汉街道长江左岸的中海沥青(泸州)项目专用危化码头,江边趸船上,车间主任王健正在各关键点位来回巡查。
中海沥青危化品码头岸线全长325米,设计年吞吐能力为65万吨,主要以运输原油、沥青为主。“今年一季度,码头原油和沥青装卸作业已达18.6万吨,比去年一季度增长了30%,其中以沥青运输量的增长尤为明显,原油运输量也有明显增长。”王健说,今年业务量攀升,得益于货源上需求量的不断提升。
不只是神仙桥、中海沥青危化码头,泸州港、合江密溪沟码头运量也在持续攀升。泸州市航务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泸州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78.64万吨,同比增长0.25%。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51674标箱,同比增长6.6%;外贸箱量完成14876标箱,同比增长13.89%。
今年以来,泸州水运着力培育泸州-水富水水直达航线,积极吸引进口粮食肉类、太仓港木材、九江港铁矿、南京原油等下江港口货源到泸州港加工中转,辐射川滇黔地区。同时,持续推进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泸州高水平创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