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江苏液化天然气水上应用推广宣贯会上获悉,为推进水运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江苏海事部门正积极推进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舶改造工程,同时着手在全省20余个船舶服务区内布点水上LNG加注站。
资料显示,为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交通运输部已将试点应用内河柴油和LNG混合动力船舶技术列入《“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今年2月,交通运输部在《关于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的通知》的文件中又特别要求,要推动LNG燃料动力内河船舶区域性试点成效,同时继续推进LNG加注改造示范工程建设。
2013年9月,江苏海事局推动了全国首个水上LNG(液化天然气)加注站的建设,该加注站位于长江南京段。今年,由中石化长江燃料公司建设的两艘水上LNG加注站即将在长江镇江段和芜湖段投入使用。
据悉,将一艘5000吨级的柴油动力货运船舶改造成柴油与LNG混合动力的费用大概在80万至140万人民币之间。不菲的价格让许多船主踌躇不前。但江苏海企港华的监测数据显示,船主投入的改造费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可以收回。
作为试点船之一,武家嘴57号船舶原为柴油动力,后经改造实现了柴油和LNG的混合动力。“我们监测的武家嘴57号船年燃料成本下降了近30%,节约费用达到了47万元。”江苏海企港华总工程师刘志仁说,“在环保方面,该船的年综合污染物排放减少了80%以上。”
江苏海事局副局长王士明表示,LNG能有效节约运输成本和保护环境,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不过,LNG加气站的数量取决于船舶的油改气规模,而油改气又受制于加气站的数量,两者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逻辑,需要协调产业发展关系。他表示,将针对LNG燃料动力船舶改造,进一步研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同时呼吁相关实力企业有所担当,为LNG绿色能源在水运行业的推广应用贡献力量。